慈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奖励暂行办法

2024-07-26 00:00

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进一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,全力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,根据省、市有关文件,结合高新区实际,制定本办法。

一、政策内容

(一)强化创新主体培育

1.在市政策之外,对首次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5万元;对通过重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元;对参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专家评审但未获认定的企业,补助1万元。

2.对市外整体迁入我区的有效期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在现有政策之外一次性奖励5万元,待其在安徽省内首次重新认定通过后兑现。

3.在市政策之外,对首次认定的独角兽(培育)企业、瞪羚(培育)企业、哪吒(培育)企业,分别奖励20万元、10万元、5万元。对首次认定的独角兽企业、瞪羚企业、哪吒企业分别奖励200万元、100万元、50万元。同一企业已享受培育企业奖励的,给予差额奖励。

4.对当年成功入库备案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奖励0.1万元。

(二)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

5.在市政策之外,对新认定的国家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、国家企业技术中心、国家(重点)实验室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、国家产业创新中心,奖励平台建设(依托)单位最高200万元;对新认定的省实验室、省产业创新研究院(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),奖励平台建设(依托)单位最高50万元;对新认定的省工程研究中心、省产业创新中心、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、省新型研发机构、省企业研发中心、省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(中试)基地、省大学科技园、省院士工作站,奖励平台建设(依托)单位最高20万元;对首次认定的市(联合共建学科)重点实验室、市企业研发中心、市新型研发机构,奖励平台建设(依托)单位3万元;对原有市级研发平台改建市企业研发中心的,奖励平台建设(依托)单位1万元。

(三)加快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

6.在市政策之外,对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并通过验收的,按国家下拨经费的10%奖励,最高奖励50万元;获得省科技重大专项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并通过验收的,按省下拨经费的5%奖励,最高奖励30万元。前期已获得园区科技创新奖励的项目不重复享受。

7.在市政策之外,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、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的第一完成单位,分别奖励150万、100万元、50万元、30万元,其他参与单位分别奖励30万元、20万元、10万元、6万元;当年获得省自然科学、技术发明、科技进步等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的第一完成单位分别奖励15万元、10万元、5万元,其他参与单位分别奖励3万元、2万元、1万元。

8.鼓励企业开展科技成果登记工作,每登记1项科技成果奖励企业0.1万元,单个企业奖励最高不超过5万元。

(四)优化创新创业载体建设

9.在市政策之外,对当年新增的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,分别奖励最高50万元、30万元、5万元;对当年新增的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众创空间,分别奖励最高30万元、20万元、5万元。

二、附则

(一)申请奖励时应提供真实的资料和凭证,对弄虚作假者,一经发现,则取消奖励,并在三年内不得享受高新区管委会相关优惠政策,已资助的金额如数收回,情节严重的,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。对严重失信企业限制或禁止享受奖励政策。认定类政策企业无需申报,实行免申即享。以往规定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,以本办法规定为准。


展开

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(简称“慈湖高新区”)前身为成立于2002年5月的慈湖工业园,200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,2011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2012年8月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开发区核准面积为11.2平方公里,总管辖面积为29平方公里。户籍人口1.66万人,常住人口0.5万人。慈湖国家高新区是八百里皖江的最前沿,现有长7000米的长江深水岸线,内有9个5000吨级兼顾4个20000吨级泊位,能够长年停靠万吨级江海轮、与国内外港口四季通航。产业集群方面,围绕“3+N”主导产业体系,现已聚集了以金星钛白、华旺新材料、立白日化等为代表的新材料类企业;以皓元医药、圣诺贝化学、科思化学等为代表的生命健康类企业;以圣戈班管道、中电泰日升、瑞斯康达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类企业。目前,园区拥有“四上企业”242家,规上工业企业136家。创新平台方面,现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70家,国家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家,国家级孵化载体3家,省级孵化载体6家,省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23家。园区科技型企业已先后和中科院、东南大学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南京理工大学、中国药科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关系。配套服务方面,不断推进双创基地、宁马科创园、西部产业合作园、智能制造产业园、智慧小镇公配中心、宁马青年创业谷等现代化、智能化、标准化厂房建设,加强园区平台项目承载能力和水平。扎实推进“标准地”改革试点,探索推行“拿地即开工”模式,强化项目入驻人、财、物保障。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落实权限下放各项保障机制,确保“接得住、落得下、用得好”,不断提高审批效率。大力推行“互联网+政务”服务和“全程代办制”,对入园企业实行“专班帮扶”、问题协调实行“专人专办”,做到服务客商零懈怠、服务人才零差评、服务群众零距离

园区动态 优惠政策
投资咨询热线
400-168-6016
  • 招商引资政策
  • 工业用地信息
  • 厂房租购平台
  • 其他招商信息
  • 已为您免费生成了个人网上空间
    快去查看吧~
    政策下载
    在线咨询
    电话沟通
    电话咨询
    400-115-5265
    免费下载产业扶持资料